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Leigh综合征
病例 Leigh综合征
案例诊断
Leigh综合征
病例资料

患儿,男性,4岁,广东省惠州市人。

病  史

主诉

 渐进性言语减少、四肢乏力20天,发热2天。

现病史

 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39~40℃),无咳嗽、流涕,在当地医院经抗感染等治疗,持续约5天后热退,数日后渐出现言语减少,只能说“爸、妈”等简单字节,伴有四肢乏力,以右上肢明显,步态不稳,间有饮水呛咳,夜间睡眠常有啼哭,曾在外地行头颅MRI示“双侧基底节附近、丘脑、脑干部病变,性质待定”,拟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经治疗(具体不详)后无好转。近2日又出现发热、流涕,无咳嗽,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发病以来,精神稍差,睡眠差,胃纳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按规定程序预防接种。

过敏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生长发育史

 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无病理性黄疸史,无毒物和药物中毒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童相当,其母亲在怀孕此患儿期间饮食量很少,父母非近亲结婚。

个人史

 原籍出生并长大,否认到过疫区以及疫水接触史,否认特殊化学品及放射线接触史,无不良嗜好。

家族史

 家族成员中未发现有类似疾病及特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

 体温37.8℃,脉搏9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5/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重16kg,神志清楚,精神可,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黏膜无发绀、黄染、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颞浅动脉未见增粗、无压痛,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未见异常,双侧鼻腔可见分泌物,为清水样鼻涕,双耳未见异常分泌物,口腔黏膜光滑,无皮疹、溃疡,咽无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四肢无畸形。无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水肿。

专科情况

精神智能状态

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反应能力均减退,精神、意识、行为及语言内容无异常。

脑神经

 嗅觉及视力粗测无异常,视野无缺损,眼底视乳头边界清,动静脉比例约为2∶3,动脉反光增强,未见动静脉交叉压迹,视网膜未见出血、渗出;无眼裂增大或变窄,双眼睑无下垂,双眼球居中,无突出、凹陷,眼球各向运动无受限,无凝视,无复视,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5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佳,调节、辐辏反射正常;双侧头面部痛、触觉正常,温度觉未查。双侧咀嚼肌无萎缩,咀嚼动作对称有力,张口下颌不偏,双侧角膜反射正常,吸吮反射、下颌反射未引出;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皱额、皱眉、闭目完成好,双侧鼻唇沟对称,露齿口角不偏,鼓腮、吹哨动作能完成,舌前2/3味觉未测;听力粗测及音叉试验无异常;无声音嘶哑、构音障碍,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双侧软腭上抬有力,悬雍垂居中,咽后壁感觉存在,双侧咽反射减弱,舌后1/3味觉未测;双侧转颈、耸肩有力;伸舌居中,无舌肌萎缩及震颤。

运动系统

 右利手,四肢肌肉无萎缩,右上、下肢肌张力增高,右上、下肢肌力4-级,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手指鼻试验不准确,双手快速轮替试验欠协调,Romberg征阳性,反跳试验正常;右手指间有不自主的“指划样”动作;行走呈右侧偏瘫步态。

感觉系统

 深、浅反射均未见异常。

反射

 双侧膝反射亢进,余反射均正常。

病理反射

 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左侧巴宾斯基征未引出,余病理反射均未引出。

脑膜刺激征

 未引出。

自主神经系统

 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电解质、ASO及风湿10项均未见异常;血沉(入院时):45mm/h;PPD-IgG(-),血乳酸(入院时):3.4mmol/L(参考值0.9~2.3mmol/L);血乳酸(治疗后复查):2.6mmol/L,血沉(治疗后复查):28mm/h。血清铜、铜蓝蛋白未见异常。

大、小便

 大、小便常规未见异常;24小时尿铜未见异常。

脑脊液

 未见异常。

电生理学检查

心电图、脑电图均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

胸片

未见异常。

头颅MRI

 (治疗前)双侧基底节附近、丘脑、脑干部病变,性质待定(图8-1)。

头颅MRI+MRA

 (治疗5天后复查)双侧豆状核(左侧为主)、左尾状核头部病变,与治疗前相比,病灶明显减小;MRA示双侧大脑各动脉主干及分支未见异常(图8-2)。

头颅MRI+MRA

 (治疗2月后复查)未见异常(图8-3)。

图8-1 维生素B1治疗前的头颅MRI

双侧基底节附近、丘脑部异常信号

图8-2 维生素B1治疗后5天的头颅MRI

双侧基底节附近异常信号明显减少

图8-3 维生素B1治疗后2月余的头颅MRI

双侧基底节附近异常信号消失

入院诊断

定位:双侧基底节、丘脑、脑干。

定性:神经遗传变性疾病。

初步诊断:(1) Leigh综合征;

(2)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临床治疗、预后及随访情况

根据患儿可疑维生素B1缺乏史、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血清乳酸增高以及典型头颅影像学改变,诊断为“Leigh综合征”。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1(100mg肌注,每日一次;20mg口服,每日三次)和抗感染治疗,3天后患儿行走和语言功能有所改善,构音渐清,5天后,复查头颅MRI+MRA结果显示:“双侧豆状核(左侧为主)、左尾状核头部病变,与治疗前相比,病灶明显减小”;MRA示“双侧大脑各动脉主干及分支未见异常”。复查血乳酸为2.6mmol/L,血沉为28mm/h。将维生素B1再加大到150mg,每日四次,出院继续口服药物治疗,之后,患者家属自行将维生素B1减少(具体不详)。2个多月后复诊,患儿行走及语言功能明显改善,右上肢指划样动作明显减少,但右上下肢肌力仍未完全恢复,再次复查头颅MRI+MRA,结果完全正常。

相关知识学习与提高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相关参考文献

Lee HF,Tsai CR,Chi CS,Lee HJ,Chen CC. Leigh syndrome:clinical and neuroimaging followup. Pediatr Neurol,2009,40(2):88-93

Nagashima T,Mori M,Katayama K,Nunomura M,Nishihara H,Hiraga H,Tanaka S,Goto Y,Nagashima K. Adult Leigh syndrome with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at 8993. Acta Neuropathol,1999,97(4):416-422

Vilarinho L,Maia C,Coelho T,Coutinho P,Santorelli FM. Heterogeneous presentation in Leigh syndrome. J Inherit Metab Dis,1997,20(5):704-705

Yang YL,Sun F,Zhang Y,Qian N,Yuan Y,Wang ZX,Qi Y,Xiao JX,Wang XY,Qi ZY,Zhang YH,Jiang YW,Bao XH,Qin J,Wu XR.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urvey of 65 Chinese patients with Leigh syndrome. Chin Med J(Engl),2006,119(5):373-377

姜玉武,黄奕辉,秦炯,等. 儿童Leigh综合征的临床、神经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6):330-334

邱里宁. 维生素B1缺乏继发Leigh综合征8例误诊分析. 临床误诊误治,1995,8(3):104-105

魏琼,刘亚蒙. Leigh综合征和Leigh样综合征研究进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3):146-149

许二赫,韩崇玉,等. 成人型Leigh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5):535-537

袁云,陈清棠,戚豫,等. Leigh综合征的病理和基因(附4例报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6):421-423

张保樽.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张为西,张成,周列民,等. 维生素B1缺乏继发Leigh综合征1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8(3):232

上一篇:病例 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ChAc) 下一篇:病例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